网站首页 传统视角 美食人物 传统医学 国粹文化 传统文化

中西结合辟新径 历经卅载铸成果

---记中西医临床专家李万泉

2021-07-02 17:59:21 来源:网络
李万泉,重庆云阳县人,1951年生。197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即分配到原省部级重点中专暨四川省万县卫生学校工作,担任《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及护理》的教学与临床工作。
 

李万泉,重庆云阳县人,1951年生。197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即分配到原省部级重点中专暨四川省万县卫生学校工作,担任《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及护理》的教学与临床工作。

1979年参与该校附属医院的建立与内科病房的诊疗工作。1992年9月在原四川省万县卫校取得高级讲师资格

1995年受聘为台湾省针灸学会客座教授;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95年5月美国旧金山)演讲学者。1985年参与当时国家卫生部与高教委委托该校编写的中等医护学校《内科实习指南》、《内科护理学》有关章节的编写,两书已分别于1992、1993年由国家级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被)正式出版。

1992年6月为了更好地进行全身心地投入中医药的临床工作,故毅然决然的离开单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应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肝病/艾滋病的临床工作与课题研究,到目前已有28年之久。

1994年底,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乙肝"的中医药方,并通过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的权威鉴定。于2017年底基本研制成独具特色的"乙肝/肝硬化"系列(1-5号)中药散剂。并经临床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

1995年底,又潜心地研究防治"艾滋病"的中医药(原艾必治系列中药)方,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及美国丹佛市艾滋病病毒权威实验室的鉴定,其中抗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艾必治1号药"显示对艾滋病毒有明显的抑制(>74%)作用;2号药亦经15例早、中期艾滋病患者的用药观察,短期内即获得显著疗效,所著论文早于1995年5月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受邀赴美国演讲及领奖。同时与参会的代表、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受到了美国旧金山两家医疗机构的认可,盛邀李万泉医师留在美国发展,均被其本人婉言谢绝。

关于中药"艾必治"的研究方向(药理)及治疗HIV/ARC/AIDS的疗效证论(摘要)见李万泉医师所撰写的论文(即96年李万泉医师就被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视为防治艾滋病的临床专家了) ——参加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的国家级论文(该论文已汇编入我国防治艾滋病的论文集之中/2003年4月)。

李万泉医师在中医这门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上崇尚中医易水学派,侧重五行脏腑调节学说,特别是脾肾两脏为主的调治;而且现代医学也非常注重肾上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作用,此腺就在两肾之间。现代人大多因免疫功能失调而形成了身体亚健康的状态,长此以往,产生了心肝脾肺肾的病变。他认为该学派治病是抓住了病根的源头!李万泉师从易水学派,清.康熙年间江浙名医四明居士高鼓峰先師(著作),高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均可为此学派的典型代表和临床大家,同时也是少有的治疗各种慢性疑难病的临床名医。28年来所得所想,来源于高鼓峰先师的理论与实践,践行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守正创新”即中西医结合之捷径。

2001年春经卫生部相关部门的邀请,遂进入国家AIDS实验室进行艾滋病毒感染者用药后的短期临床观测和数据,并先期取得了好的临床效果及经验。

2008年秋,在不断完善中药处方及各型(中药丸剂),开始免费为自愿接受药物的患者治疗,达到了临床预期效果。

详情与相关资料可在中国医学专家人才库/百度输入“李万泉”即可查阅。

中医药在流行性疫情方面的优势近几年也得到了验证,国家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对重振中医药事业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从业者起到了重拾信念,大震人心的鼓舞作用。

李万泉离开单位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在完全自费的情况下,不断加强中医药的开发研究。立足自身优势,吸收先进理念和拜访全国各地中医药名家,借助受邀参加全国各地的医学大会优势,与参会的专家、学者交流心得体会、探讨中医药发展前景和未来。面对席卷全球的流行病,在传承、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李万泉医师正在着手进一步开发研制、不断改进配方。[ 同时李万泉医师在十五年前巳将其先师暨清.康熙年间高鼓峰临床大家的古文著作改写成为了现代医学文章,并融入了现代医学/西医的诊疗知识,而且还加入了他行医/治疗疑难杂症之四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编撰了<如何提高中医基层及中层医务工作者对慢性疑难病的诊治效率>一书(99年李医师在台湾的学生即提议将此书推荐给台湾有关出版社出版,此亦被李医师谢绝!)一一此以中医舌诊为主的小书,似可为我国世代传承中医的医疗大法方面提供了简明扼要/方便易学(即将繁多难学的传统中医学改编成简单易学)的一本良好教材!]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坚持应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采用中医药攻坚克难,古稀之年再出征,早日取得创新成果,让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