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梦人物 视听中国 代表发言 先锋故事 践行者 红色记忆

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袁隆平生平回顾

2021-05-22 16:32:42 来源:人物界 作者:本网记者蓝欣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人物界新闻网报道(本网记者蓝欣)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生平回顾:
200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膺以"沃尔夫"农业奖
2004年5月10日,以色列总统卡察夫9日在以色列国会大厦举行隆重颁奖仪式,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1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艺术家颁发有“犹太人诺贝尔奖”之称的“沃尔夫”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对杂交水稻的开创性研究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坦克斯利分享2004年“沃尔夫”农业奖,奖金10万美元。此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比利时等8位科学文艺巨匠分别荣膺“沃尔夫”化学、物理、医药、艺术奖。
“沃尔夫”评审委员会说,之所以选择袁隆平院士,是因为“袁隆平对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还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
袁隆平说,他为自己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农业领域最高奖的中国科学家感到非常高兴,“站在领奖台上,我感到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光荣,这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也是世界对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高度肯定”。
“沃尔夫”基金会由犹太发明家沃尔夫博士于1976年创立,从1978年开始每年给“推动人类科学和艺术文明”的杰出人士颁奖,即“沃尔夫”奖。该奖评审委员会由世界著名科学家担任。此前有多名华裔科学家获奖,但他们的研究都在国外完成,袁隆平院士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2006年:袁隆平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6年4月25日晚9时许,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10多年后的今天,布朗关于中国粮食安全危机的预言非但没有发生,相反,中国选育的杂交水稻,已撒播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是基于袁隆平推动杂交水稻发展并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亚洲区提名组于去年底进行的无记名投票中,对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致支持,并向美国科学院正式提名,最终当选。
  至本世纪初,袁隆平靠率领中国科研团队发明的“东方魔稻”,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首创的杂交稻技术,正在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茁壮成长,成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福星”。截至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中国杂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40多个国家开始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
  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0%提高到20%,即国外推广面积由现在的150万公顷增加到1500万公顷,以每公顷增产2吨计,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
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
2010年3月27日澳门科技大学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以及“澳科大星”命名仪式,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0003)号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已正式命名为“澳科大星”。
在上午举行的荣誉博士学位颁授典礼上,澳科大向余秋雨、吴家玮、李鹏翥、林金城、范礼保、胡应湘、孙家栋、袁隆平、许世元、许开程、陈可冀、杨家福、刘焯华、钟南山、欧阳自远(按姓氏笔画排列)共15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2013年: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揭晓 袁隆平获终身成就奖
2013年10月17日是第2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起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16日在京揭晓,袁隆平、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10位个人和机构获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其为解决我国粮食供给和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减贫作出了卓著贡献,被评为终身成就奖。“中国消除贫困奖”的前身是全国十大扶贫状元。1994年,为配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出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十名扶贫典型人物予以表彰。2003年,经过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后正式定名为“中国消除贫困奖”。
2018年袁隆平等3人获未来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奖金100万美元
2018年9月8日下午,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摘得三项大奖之一的“生命科学奖”,奖金为100万美元奖金。
大会给予获奖者的评语为:奖励他们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218年:袁隆平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年9月13日,“2018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造论坛”在广东佛山举行。会上,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等10位发明家当选为中国发明协会首届第一批“会士”。
2018年:荣获三农人物颁发改革先锋奖章
12月18日上午,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 100 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其中,包含 20 名三农人物,其中就有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
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
2020年:袁隆平捐赠200吨大米运抵武汉
2020年2月14日,一辆辆满载大米的货车从货场陆续驶出,驶往武汉市蔡甸区。该批物资是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给武汉市蔡甸区的200吨丝苗米,将为该区抗击肺炎疫情发挥作用。
2020年“七人普”现场登记首日 袁隆平“答到”
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需要,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龙马社区普查员敲开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家门。普查员在说明情况、出示普查证件后,便拿出登记表开展人口普查工作,不到5分钟完成了普查登记。
2020年:袁隆平:我是“90后”,还要继续干到“百零后”
“我虽然是‘90后’,但我脑瓜子还冒糊!我还要继续干到‘百零后’。”2020年11月3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新闻发布会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袁隆平院士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部分记者提问。
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稻双季稻晚稻在衡阳市衡南县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911.7公斤,第三代杂交双季稻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530.76公斤,再次刷新纪录。
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一直居国际领先地位,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袁隆平院士团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等指示精神,创新建立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选育出的先锋组合“叁优一号”在湖南双季晚稻高产栽培试验示范中创造了高产纪录。
2020年:袁隆平院士获“纪念麦哲伦海峡500周年奖”
“我们从世界的尽头而来,向袁隆平院士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分享他的成就。”2020年11月17日下午,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蒙特斯及代表团专程来到长沙,代表智利外交部国家形象委员会将“纪念麦哲伦海峡500周年奖”颁发给袁隆平院士。
2020年:袁隆平发起设立农业创新发展基金
2020年11月20日,隆平院士港院士进港活动暨农业创新发展基金设立活动在广州科学城会议中心举行。由袁隆平院士倡议发起的广州市隆平院士港农业创新发展基金于当天正式设立。袁隆平院士本人以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的名义捐赠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2020年:袁隆平领衔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2020年11月28日,2020中国经济传媒大会在浙江绍兴召开,揭晓了当年中国经济新闻人物,袁隆平等10位对我国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企业家等当选。
根据《中国经济新闻大赛暨经济新闻人物评选办法》,中国经济新闻人物评选的主要标准,是以媒体报道生成的数据作为重要参考,综合考虑人物的影响力、创新力、贡献度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获得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的奖项,袁隆平说:“今年,受新冠肺炎流行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媒体作为信息沟通的桥梁,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的重任。”
2021年袁隆平在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发表视频致辞
2021年1月15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通过视频发表致辞时指出,“2020年,我们在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土壤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用数据告诉你袁隆平有多牛?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以上数据来源新湖南


关键词: (责任编辑:蔡莹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