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国梦人物 视听中国 代表发言 先锋故事 践行者 红色记忆

刘玮:奋战在防治虫媒传染病“疫”线 为军民健康护航

2023-02-06 10:30:1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迪 等
做科研,不仅要看发表了什么论文,更要看研究成果产生了多大的社会价值。通过科研工作预防人群感染、挽救病人生命、改变临床现状,是远比发表论文更有意义的事情。刘玮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刘玮:奋战在防治虫媒传染病“疫”线

刘玮:奋战在防治虫媒传染病“疫”线 为军民健康护航

刘玮带领团队在做实验 张振威摄

做科研,不仅要看发表了什么论文,更要看研究成果产生了多大的社会价值。通过科研工作预防人群感染、挽救病人生命、改变临床现状,是远比发表论文更有意义的事情。

刘玮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初见刘玮,她刚从某科研项目评审会会场出来。身材娇小的她,长发随意地披在肩上,说起话来干脆利落。

这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的工作和“虫”有关。每年开春,她都要带着团队成员赶赴蜱虫病疫源地一线。到野外抓蜱捕鼠、对群众进行回访宣教……这些已经成为他们工作的“标配”。

“近1/5的传染病是由虫媒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我的工作就是发现这些病原体,并找到传染源。”刘玮表示,过去近20年,她带领团队成员率先发现了我国10余种新发虫媒病原体,为大量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诊治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

2022年,刘玮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谈起获奖感受,她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很骄傲,奖项一方面是对我的重要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的鞭策,它激励我砥砺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参与抗击“非典”,坚定传染病研究志向

2000年,刘玮从地方高校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前身),并顺利转为硕博连读。

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

面对“非典”,刘玮当时所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承担了病毒分离、流行病学调查、传播链分析、人群的长期随访等工作。

“我们院是相关研究领域的‘排头兵’,‘非典’疫情袭来后,我们一直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玮满是自豪。

与“非典”正面交战,让刘玮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也正是在抗击“非典”科研第一线,刘玮有了更多同国内、国际的公共卫生、病毒、传染病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进行近距离交流和深度合作的机会。

这些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了刘玮对传染病研究的兴趣,也坚定了她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于是,在完成博士学业后,刘玮义无反顾地选择留院工作,从此在新发传染病科研道路上开始了长期的探索。

倾心研究蜱虫病,为军民健康护航

2009年夏天,河南省、安徽省数十名农民不明原因死亡。这些患者大多被蜱虫叮咬过,他们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一时间此事被传得沸沸扬扬,引发了当地群众的恐慌情绪。

次年,中国学者在全球首次分离出这种新的蜱虫病的病原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而刘玮研究的正是以该病毒为代表的系列蜱媒病毒,当时她带队前往了河南。

由于蜱虫繁殖环境比较特殊,患蜱虫病的多是偏远山区的老百姓,或者野外驻训的部队官兵。

“我们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保障部队战斗力。”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研究工作者,强烈的使命感驱动着刘玮迅速将主要研究精力聚焦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上。这也成了她近10年的研究重心。

“中国是蜱虫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我们的官兵是高危感染人群,搞清楚这种新发传染病的来龙去脉,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刘玮对记者说。

“2010年,许多研究人员来到河南,参与蜱虫病救治工作。后来,多数人都离开了,留下来继续研究的只有刘玮和她的团队成员。”位于河南的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原解放军154医院)感染科主任崔宁感慨道。

这些年,刘玮带着团队成员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病例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别和重症救护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他们不断优化、提升病原体诊断技术,筛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特效治疗药物……一个个科学难题的攻克,使得就诊病人的病死率实现大幅下降。

相关科研成果也惠及其他虫媒病领域。通过持续攻关,刘玮带领团队成员构建出了虫媒病原体“发现—鉴定—溯源”的防控体系,创立了一套快速组合筛查技术。

为了摸清我国重点地域虫媒病原体的本底和潜在威胁,刘玮又率领团队成员进戈壁、爬雪山、钻森林,完成了跨越数千公里的现场调查工作。

如今,由刘玮领衔的团队已经摸清了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华中等地虫媒病原体的流行现状,自主构建了传播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和信息系统,切实保障了部队野外驻训安全,筑牢了我军传染病防控的重要防线。

捧出一片丹心,让科研薪火相传

除了科学研究,近年来,刘玮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100多个批注、10余个版本的修改……虽然已经过去两三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李佳宸依然记得自己写第一篇英文论文时的情形。

那时,李佳宸刚刚考入军事医学研究院,成为刘玮的研究生。自入学起,从李佳宸做实验的方法步骤、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到文献阅读量,刘玮都会定期过问。在写第一篇英文论文时,刘玮更是手把手地帮李佳宸修改,前后修改十余次,每次都给出详细的修改建议,最后文章得以发表。

“刘老师将‘引导’与‘干预’的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既给我们指引方向,又鼓励我们探索和试错。如果没有这种‘手把手’和‘放开手’的指导方式,我很难有如此大的进步。”李佳宸对记者说,刘玮老师这种引导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尊重个性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近年来,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躺平”声音,刘玮恳切地叮咛课题组成员和学生:“青年人就应该有青年人的理想和担当,‘躺平’固然闲适,但奋斗后所取得的果实却是‘躺平’者品尝不到的。奋斗理应是青春最耀眼的底色。”

永远谦虚务实、永远枕戈待旦,这是刘玮对课题组成员和学生的要求,更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不‘躺平’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青年科研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在我看来,做科研,不仅要看发表了什么论文,更要看研究成果产生了多大的社会价值。”刘玮表示,通过科研工作预防人群感染、挽救病人生命、改变临床现状,是远比发表论文更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我们团队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公共卫生防控和临床诊疗研究工作上,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病毒受体发现、疫苗研制等方向开展更多的工作。”在采访的最后,刘玮如是说。(王 迪 管 彤 本报记者 张 强)


关键词:刘玮,研究,团队,我们,病原体,工作,病毒 (责任编辑:宋薇薇)

相关文章

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开花结

内容简介: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2023-01-04 15:49:46

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万里长城”究竟

内容简介: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赵琛:“万里长城”究竟有多长?......

2022-12-24 11:57:51

广西柳东新区(高新区)总工会:开展爱心驿站星级

内容简介:广西柳东新区(高新区)总工会:开展爱心驿站星级创建管理评估及验收工作......

2022-12-09 13:17:28

八旬院士仍每天工作直到老伴没收电脑

内容简介:八旬院士仍每天工作直到老伴没收电脑......

2022-12-07 20:00:51

全身心投入儿童文学工作 樊发稼:为了这份圣

内容简介:全身心投入儿童文学工作 樊发稼:为了这份圣洁的事业......

2022-12-05 13:15:43

《中国人物界·二十大献礼人物录》征稿工作

内容简介:《中国人物界·二十大献礼人物录》征稿工作顺利完成......

2022-11-30 16:23:29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文涛——

内容简介: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王文涛——......

2022-10-30 11:47:00

四川省高翔名园长鼎兴工作室绵阳市刘小莉工

内容简介:四川省高翔名园长鼎兴工作室绵阳市刘小莉工作站携手机关幼儿园教育联盟开展研培活动......

2022-10-27 14:25:44

致同广州办公室砥砺奋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

内容简介:致同广州办公室砥砺奋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2-10-27 14:21:30

柳东总工会开展“关爱农民工,我们在行动”慰

内容简介:柳东总工会开展“关爱农民工,我们在行动”慰问服务活动......

2022-10-17 1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