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非遗热点 非遗活动 非遗人物 非遗技法 非遗遗产 中国非遗

金钱板传承人王科:从热爱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2021-09-09 10:54:03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记者 孔维睿
作为四川省的传统曲艺品种,金钱板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表现形式为表演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因其中两块竹板上嵌有古铜钱而得名。

王科希望把金钱板传承下去

“说有一天,张飞打马彭县过,军屯镇上歇一歇,买几个锅盔来充饥,卖锅盔的是一个老大伯……”在“莫得名字”麻辣烫店,伴着麻辣烫火热的烟气和店内躁动的气氛,王科正绘声绘色地说唱着《张飞卖锅盔》这个流传于四川民间的三国故事。他一边用左手熟练又欢快地敲打着三块竹板,一边以铿锵起伏的腔调念着唱词,生动有趣的故事令在场的观众沉浸其中。

作为四川省的传统曲艺品种,金钱板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表现形式为表演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因其中两块竹板上嵌有古铜钱而得名。

王科是金钱板和四川传统曲艺文化的第三代传承人,师从朱长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金钱板代表性传承人。
 

王科表演金钱板

特色美食+传统曲艺

推动非遗传播是最大的心愿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继承者,王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非遗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和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播曲艺文化,他想出了将曲艺和成都特色美食——麻辣烫结合在一起的“独创”方法。

“实际上,如果只是单纯的曲艺表演,很难调动年轻人的兴趣。为了让大家可以‘停下来’好好欣赏,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和具有成都味道、成都特色的东西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王科说,正好他家里也有做餐饮的基础和相关资源,他便开了这家“莫得名字”麻辣烫店来作为传播金钱板和曲艺文化的平台。

就是这“灵光一现”的想法,王科在成都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传播曲艺文化的平台,而这个平台也是王科认为能够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并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金钱板的渠道。吸引吃客到麻辣烫店里品尝美食的同时,借助每周平均两场的金钱板表演来宣传四川传统曲艺文化。“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慕名而来的顾客们既能品尝到成都特色美食,又能欣赏到传统曲艺——金钱板的演出,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王科笑着说道。

王科认为,四川境内的曲艺传播和北方本就拥有根深蒂固的曲艺基础不同,更加需要“以文养商,以商养文”的形式来更好地推动曲艺的传播。“当前,我仍在不断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继续更好地让非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作为我热爱的事业,推动非遗传播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他说道。

工作和兴趣完美结合

从热爱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由于家里人基本都是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王科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金钱板是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东西,后来逐渐成为了他的一项“拿手技能”。

“如今,宣传和继承金钱板也成为了我背负的一道责任,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也有义务将金钱板继续发扬、传承下去。”王科说,在艺术学习方面,因为从小便有很好的环境和氛围,他拥有比其他人更“得天独厚”的学习优势。而在这样的“优势”中,随着自己热爱的“加深”,他的幸福感也在“递增”。

“如今,把金钱板传扬发展下去是我的一道‘使命’,做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我乐在其中的事情。看到能有更多人了解、认识金钱板,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自豪。”他说道。

如今,王科的麻辣烫店在成都做得风风火火,在麻辣烫行业小有名气。一位四川的华侨更是在纽约也开了一家“莫得名字”分店来助阵金钱板和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播。“老外对曲艺的反响比很多成都人还强烈!”王科兴奋地说,看着店铺越做越好,金钱板“粉丝团”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王科也对未来的传播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和展望。

“明年,我计划成都开第二家麻辣烫店。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承金钱板,我还准备开办金钱板的教学班,为感兴趣的市民群众提供学习传统曲艺的平台。”王科说,他将竭尽所能地去传播非遗,还要“拉上”自己的师兄师弟们前来帮忙,为学员们提供最“正宗”的教学和超高的教学质量。“在今后,我也会为了四川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工作持续不断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道。

“将工作和兴趣完美结合,将这项特别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这既是幸福的,也是让我自己感到自豪的一件事。”王科说,他将继续努力,在传承金钱板以及成都传统曲艺文化这条路上不断前行,并从热爱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薇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