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降噪技术给高铁戴上“耳机”
12月20日,记者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获悉,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京雄城际铁路全封闭式声屏障工程被认定为“2021年重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示范工程”。...
“婴儿宇宙”新理论助力捕捉原初引力波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蔡一夫教授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发现,“婴儿宇宙”处在高能物理的“沙漠”能区时,存在原初引力波共振非线性理论现象。...
AI合成人物商业应用渐热 交互落地难题待解
“我是新华社AI合成主播新小浩,我们不仅仅长得像主播本人,还可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进行播报,而且完全不会念错字……”12月16日,伴着一段简单的自我介绍,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面对面采访虚拟动漫人的场景就此诞生。...
精准施“技” 新疆牛奶放心喝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新疆农业科学院作为主要单位之一参与完成的‘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保障群众放心喝牛奶,也有助于推动新疆实现奶业振兴。”12月9日,新疆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邵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水凝胶"智能纹身":未来健康检测"晴雨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由水凝胶微针贴片制备的“智能纹身”,或可成为未来健康检测的“晴雨表”。...
超级计算机预测六夸克粒子存在 有望为夸克如何形成物质提供新见解
夸克是科学家们认为不能再分割的一种基本粒子,目前已知的夸克包括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异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六种。...
长征火箭:传承“长征精神”开启发射“加速度”
12月1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0次成功发射。...
我国南极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转正” 开始业务运行
北京时间11月30日20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这意味着分别经过5年和近9年的稳定运行。...
月球表面发现“天外来客”
“对可能存在于‘嫦娥五号’样品中撞击体残留物的直接分析,将对地月系统撞击体成分和类型的演变历史提供重要参考,并有望对太阳系轨道动力学演化进行进一步约束,增进关于内太阳系撞击历史的了解。”11月30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洋告诉记者。...
机器人维护火车站减速顶 效率较人工作业提升3倍
近日,全国铁路首家由机器人控制的减速顶“拆、洗、装”自动化生产线科研项目,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南站通过专家组结题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