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名画解读:《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多少人?
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晚上,我激动得像个孩子。那时,我正在和几十位读者朋友一起在线数《清明上河图》到底画了多少人。一开始,我用热情鼓舞大家,后来,大家的认真反过来鼓舞了我。数到后来,我就激动起来了,感到数人数这件貌似枯燥的事情,竟然那么美好。...
中国“神奇小兽”对西方的吸引力为何百年不减?
3月26日,一批中式古典琉璃建材从武汉搭乘中欧班列抵运德国杜伊斯堡市,支援当地“中国园”的屋顶修缮。而早在百年前,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庇护“小兽”们就吸引了西方的兴趣——1924年,世界第一本系统研究屋脊兽的“开山之作”就出自德国收藏家爱德华·福克斯(Eduard Fuchs)之手。...
山东济南:公共文化服务迎来“共建新时代”
4月19日,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的线上直播课堂,一场烘焙主题课程正在进行。家住魏家庄街道的居民任文静,早早打开手机等候,并拿出本子记录一些操作要点。“我们街道有泉城文化驿站的分馆,但最近受疫情影响不开放,线上课程也挺好。”任文静说,自己家距离济南市文化馆有段距离,过去不太方便。街道的泉城文化驿站试运行开放后,她每周去两趟,甜点制作课程已基本学完。...
黑龙江:推动创意设计产业驶入快车道
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黑龙江琪鹤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专注创意研发以鹤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这家创意设计公司已是国内较大的鹤文化纪念品创意研发销售企业,10多年来开发了16个系列、600余种产品,申请国家级外形专利产品5种、版权登记产品157件,拥有国家级商标7个,其开发设计的“鹤翔天下迎宾杯”曾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七层“别墅”,焦作两千年前就有了
作为汉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陶仓楼在华夏文物特别是建筑明器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最集中最精华的出土,来自焦作。一座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堪称焦作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坪山少儿图书馆开馆 面积3323平方米,设计藏书量10万册
蓬勃成长的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汲取精神营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4月26日,深圳首个区级少儿图书馆——坪山少儿图书馆开馆,标志着坪山区再添文化新地标,“图书馆之城”阵容不断壮大。国务院参事、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等坪山文化智库专家代表,坪山区领导杨军、赵嘉、邓艳东、费晓愈等出席活动。...
太原晋阳古城遗址内发现隋代瓷窑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晋阳古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称:2021年,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队在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隋代瓷窑遗址。据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韩炳华研究员介绍,这是晋阳古城开展考古工作60年来第一次发现的瓷窑遗址,也是山西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址。...
从城头山到鸡叫城——澧阳平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日前,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同处澧阳平原,距鸡叫城遗址仅13公里的城头山遗址曾在1992年、1997年两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澧阳平原是我国目前史前遗址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总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已发现旧石器地点200余处、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遗存3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500余处。...
青海囊谦扎吉大峡谷首次发现岩画及摩崖石刻遗存
26日,记者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委宣传部获悉,日前,囊谦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对该县香达镇、觉拉乡境内洞穴遗存、古遗址进行了调查工作,共勘察13处地点。期间,在觉拉乡布卫村扎吉大峡谷首次重大发现的岩画、摩崖石刻遗存,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历史文化价值。...
第四届新华书店网上商城读书大会暨“春润书香浓”全民阅读月举办
4月23日,在中国新华书店协会指导下,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各省市新华书店共同举办“第四届新华书店网上商城读书大会暨‘春润书香浓’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
儿童文艺创作要有分众思维
当下,随着大众对儿童美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儿童文艺与基础教育、少儿成长的结合日趋紧密,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戏剧和儿童美术等迎来发展契机。但面对年龄差异较大的儿童受众群体,还有很多儿童文艺门类没有进行相应的年龄细分。...
促中西文化互鉴 中国元素为莎翁故里增色
在英国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诞辰458周年之际,莎翁故里、英格兰埃文河畔小镇斯特拉特福热闹起来,不少人来到这里追寻莎翁足迹,也有人在莎翁故居一座莎士比亚和中国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并排站立的塑像前驻足,感受中西方文化互鉴。...
山海关长城北翼城保护修缮工程开工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山海关长城保护展示工程——北翼城保护修缮工程开工。据介绍,此工程主要保护修缮北翼城1号马面至4号马面段,全长980米。...
探访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宋代“铁骨”遗风绵延至今
天气好时,青山绿水环抱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白墙黑瓦、古朴大气,远远望去仿若一幅画。展示馆与不远处的遗址及周围山川、民居融为一体,为来访者讲述世界遗产点背后的动人故事。...
立夏:薰风至而万物秀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于公历5月5日—7日交节。《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开始,“夏,假也”,“假”是“大”的意思。尽管距离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还有一段时日,但人们习惯将立夏作为“夏之首”。古代,这一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皇城南郊迎夏,礼服、配饰、马匹、车旗皆为朱红,以表达对丰收、安康的期盼。春光将逝,人们未免有惜春的伤感,于是摆酒饮宴送春归去,称为“饯春”。...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名单公布 山西三项入选
记者2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公布的“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名单中,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入选。...
制玉贩玉精致打扮 5000年前这样的幸福日常你敢想?
黄山遗址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进程,是探讨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文明起源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遗址。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曾评价黄山遗址是“中华瑰宝,千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