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出新意!闲置毛线变艺术品,鸬鸟亲子共绘非遗清凉图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为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让非遗文化在指尖流转中焕发新生。近日,鸬鸟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蒲扇藏清风 竹编生雅趣” DIY主题活动,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的结合,为辖区内亲子家庭打造了一场沉浸式非遗体验。
蒲扇作为传统纳凉工具,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以素朴蒲扇为画布,将闲置毛线解构重组为装饰元素。现场,在非遗竹编传承人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竹篾固定、毛线编织等步骤。制作过程中,家长们积极交流,分享创意与经验,小朋友们也在家长陪伴下热情参与,气氛活跃。亲子家庭们通过编织竹篾掌握传统技法,同时将废弃毛线拆解为流苏、编织图案等装饰,既呼应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让千年竹编技艺在经纬交错间重现灵动之美。
“蒲扇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这次活动不仅唤醒了童年记忆中的清凉时光,也带孩子体验了环保与传统手工艺结合带来的独特魅力。”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说道。
本次活动依托余杭区党群集成化服务体系,通过整合非遗竹编传承人、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创新形式让辖区亲子家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巧妙将废旧材料的创意改造与低碳生活理念融入非遗文化传播,既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场景,又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的有机融合。
鸬鸟镇党群服务中心自2022年起匠心打造“遗风余采”非遗文化品牌,通过糖画制作、非遗市集、传统技艺教学等40余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构建起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立体化实践场景。
未来,鸬鸟镇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遗风余采”非遗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创新活动形式,着力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联动、全龄覆盖’的非遗生态体系。在传承中融入现代创意表达,推动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场景深度融合,让非遗文化既保留历史根脉又焕发时代活力,形成具有鸬鸟特色的可持续传承路径。